编印小册子无人机巡堤车船代仓华容防汛

华容今夏编印防汛小册子,使用无人机巡堤查险,“车船代仓”,有力撑起了防洪度汛“安全伞”——防汛抗灾新招迭出防洪堤上,数辆货车排成一列,车上装满砂卵石,替代了传统的仓库储存防汛物资。通讯员摄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彭雅惠通讯员卜布周纾妍华容县枕长江,滨洞庭,是东洞庭湖区防汛抢险任务最重的地区之一。今夏洪水来袭,华容县针对防汛抗灾的痛点难点,拿实招、出新招,编印防汛抢险小册子,使用无人机巡堤查险,车船代仓,有力地撑起了防洪度汛的“安全伞”。防汛抢险“有书可对”26岁的许杨,今年是头一次参加防汛抢险。什么是汛限、设防、警戒、保证水位?涵闸、堤坝、泵站在哪里?防洪险段地带在哪里?哪些防洪抗灾方法最实用?防洪巡查怎样观测水位、水温、水面、水体颜色?……对这些防汛的“基本知识”,许杨成竹在胸,完全没有新手上堤的生涩。“我有一册防汛抢险‘葵花宝典’。”许杨笑嘻嘻地递给记者一本《防汛知识有问必答》。“防汛,是技术活,也是经验活,现在有不少年轻人虽走上了防洪抢险一线,但他们还不太熟悉防汛抢险的‘套路’,一旦出现险情,难免手足无措。”华容县三封寺镇党委书记张哲君介绍,对此,三封寺镇将防汛抢险中常见的12个问题解答汇总,编印成一本小册子,7月初发到全镇参与防汛抢险干群的手中,让大家全面了解防洪抗灾知识,增强防汛抢险能力。“你看,手册涵盖了守剅查险、渗水险情、险工险段防守、开挖导浸沟、报告险情等所有防汛中常见问题。”张哲君翻开随身携带的小册子告诉记者,这本小册子内容贴切、生动具体、通俗易懂,特别对于初次参加防汛抢险的“新手”非常实用。防守涵闸的罗正环,是多年防汛抢险的“老把式”,今年他负责带队防守三封寺镇运河大闸涵闸。每一次带队巡查后,他都要求队员拿出小册子与现场情况对照,通过反复学习,持续强化对技术要点的把握,“现在,所有防守人员基本上掌握了巡查的要点,查险过程中做到不漏项、不错项。”用无人机巡堤查险“无人机准备升空!”7月16日晚9时许,一声令下,华容县治河渡镇的多台无人机,搭载视频、红外夜视、激光雷达、多光谱相机、照明等设备,携带监控及任务载荷模块起飞,灵活地在华容河流域上方及周边穿梭。“一营险工险段有一处疑似滑坡点,请立即前来处理。”巡查人员通过无人机拍摄画面发现异常,立即上报镇防指。专业人员火速前往排除险情。华容县防汛大堤总长公里,其中一线防洪堤公里、重点间堤公里,大堤涵闸座,全县还有中小型水库若干。在如此长的防汛战线上,如何防止出现巡查死角,是华容县防汛抗灾的难点。“我们向科技借‘巧劲’!”华容县治河渡镇党委书记谢绍峰介绍,该镇在此次防洪抗灾中在全省率先启用无人机、监控摄像头、防汛抗洪堤防等级分析布局图等防汛“好帮手”,对水域进行全面观测,排除人工巡查盲点,实现巡查无死角;对穿堤涵闸实施24小时实时监控,随时掌握水情变化,及时制定应对预案,防洪抗灾效率和效果大大提升。实际上,早在汛情发生前,华容县已经完成了总投资万元的农村基层防汛预报预警体系建设,建成自动化水文气象监测站67个,相关监测数据、视频图像可通过省云平台和湘汛通APP实时查询,乡镇全面实现视频会商、实时共享雨情汛情信息。今年汛情发生后,全县防洪抗灾指挥调度信息化水平有了显著提升。“车船代仓”抢险争分夺秒7月16日,汛情稍缓,但华容县防汛抗灾依然不敢有丝毫懈怠。记者在华容河潘华大桥西侧大堤上看到,20辆货车排成一排,车上装满砂卵石;在长江、洞庭湖、藕池河、华容河,还有19艘货船,装载近4万吨砂卵石,严阵以待。今年汛情发生后,面对严峻的防洪形势,华容县采取“以船代仓”“以车代仓”方式,将以往定点储存的防汛物资,直接装船上车,部署到险情易发区或重要防洪工程周边,随时待命,争分夺秒保障防汛物资供给。华容县域河流沟渠水网交错、水库湖泊众多,有1万亩以上圩垸11个,一线防洪大堤占全省总长的十分之一,全县防洪面广战线长。“抢险刻不容缓,砂卵石等防汛物资调运到位的速度,往往是决定抢险成败的关键。”华容县水旱灾害防御事务中心主任肖建华介绍,“车船代仓”克服了以往因运输环节多、线路长、路况差导致防汛物资调运不及时的不足。作为防洪抗灾“老师傅”,华容县水利局副局长陈广军深切认识到“车船代仓”的快速高效。陈广军介绍,以吨防洪物资为例,以前从定点仓库运送到防洪大堤各处,路途周转常常需要花费半天、甚至一天时间,“现在‘车船代仓’,大多数情况下,不到一个小时就可到位。”从7月4日华容县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之后,“车船代仓”为全县各处防洪薄弱堤防和险工险段成功防洪抢险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582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